第218章 四书章 句(1 / 2)

“锦钰!“裴氏的惊呼声中,姜文昭的脸瞬间涨得通红。他慌忙掏出帕子给弟弟擦脸,却不防打翻了竹篮里的绿豆糕。晨光里,金黄的糕点滚进青砖缝,惊起一群啄食的麻雀。

“都愣着作甚?“老夫人拄着枣木杖出现在月洞门下,苍老的声音惊飞了檐角铜铃,“文博,书斋的辞呈可写好了?“

姜文博浑身一震。他攥着帕子的指节发白,昨日在烛光下写的“自愿放弃每月六两银子“的字迹,此刻仿佛在眼前跳动。晨雾中传来姜云霜清脆的嗓音:“二叔莫急,等会儿爹爹来了...“

话音未落,大门外突然传来马蹄声。姜文博条件反射地摸向腰间,却只摸到块松子糖——是姜云霜昨晚塞给他的。他怔怔望着石板路上扬起的尘土,突然想起三日前在二哥书房看到的账本:书斋开张在即,姜家女郎监制,批注栏里全是陆哲晏画的笑脸。

“娘亲明鉴!“裴氏突然扑通跪下,“文昭昨日在军械库...“

“云霜!“老夫人打断她,目光落在姜云霜捧着的鎏金木匣上。少女掀开匣盖,三块刻着“姜记“二字的桃木牌匾静静躺在锦缎上,晨曦透过窗棂在她鬓边染出金边,“娘亲,您看这个'姜记小吃'可好?“

姜文昭突然剧烈咳嗽起来。他扶着枣木杖的手背暴起青筋,却仍盯着牌匾出神。晨雾中,他仿佛看见军械库里那些生锈的火铳化作炊烟袅袅的灶台,铁砧上的刀剑变成了案板上剔骨的尖刀。

“好!“老夫人重重杵地,惊得檐下铁马叮当作响,“就叫'姜记小吃'!“她突然转向姜文博,枯枝般的手指戳在他胸膛上,“明日就去把后厨的榆木案劈了!“

姜文博浑身一颤。他想起昨夜在二哥书房看到的装修图,墨迹未干的“明眸书斋“四个字旁,赫然画着盏冒着热气的紫砂壶。晨雾中,他忽然笑着对大哥比了个割掌的手势——那是当年在梁家酒楼,他们兄弟联手对付泼皮时用的暗号。

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时,牌匾行的伙计送来了最后一块金丝楠木牌。姜云霜踮脚将“姜记小吃“四字描红,指尖的朱砂顺着木纹流淌,宛如血泪。她转身望见院中忙碌的家人:姜锦钰在井边哼着小调淘米,裴氏指挥着丫鬟晾晒被单,姜文昭正蹲在地上教宸儿写“姜“字,而老夫人...正偷偷往她的杏仁酪里撒糖。

远处传来市井的喧闹声,混着早点铺的梆子声。姜云霜摸了摸怀中的鎏金木匣,突然轻笑出声。她知道,当今日午时,西市最繁华的街角,那块写着“姜记小吃“的木牌下,将会排起蜿蜒如蛇的长队。而此刻晨雾中的姜家老宅,早已飘起阵阵炊烟——那是人间最温暖的烟火气,也是她们姜家人,最坚固的铠甲。

晨光未透云层,姜家老宅的灶火已映红半边天。姜云霜站在蒸笼氤氲的雾气里,手腕上的鎏金镯子与瓷勺相碰,发出清脆声响:“二婶,再添半瓢井水!“

裴氏抹了把额头的汗,围裙上沾着面粉:“四妹莫急,寅时三刻就该开张了。“她转身掀开竹篾簸箕,金黄的糍粑粑冒着热气滚落青石板,“你三叔非要往里塞蜜饯,生怕穷人舍不得吃似的。“

老夫人拄着枣木杖踱出堂屋,苍老的手掌突然按住姜云霜肩头:“云霜,这桂花糖浆...“她眯起眼嗅了嗅,“莫不是用太祖御赐的漕运贡蜜?“

“是孙嫂子从漕船卸货时捡的残罐。“姜云霜面不改色地撒谎,余光瞥见二叔姜文博正蹲在灶台边,将最后半块腊肉夹进弟弟姜锦宸的碗里。小男孩扒拉着筷子,油渍蹭得满脸都是。

日头攀上檐角时,西市人潮如蚁群漫过街巷。姜云霜望着挤满店堂的食客,鬓角汗珠滴进绣着缠枝莲的袖口。她接过邻桌妇人递来的铜钱,指尖突然触到块硬物——竟是块刻着“明眸书斋“的木牌。

“掌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