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片刻便将不死印法铭记于心(2 / 2)

宋玉致和李秀宁都很高兴。

“是,陛下。”

交代完后,顾恒带着九人返回别院。

指导她们一些炼器技巧后,他让九人各自练习,自己则取出窥天镜。

“映照战神殿。”

战神图录在战神殿内,属于无主之物,顾恒并不担心。

在这世界,战神图录堪称武学的起源。

上古时期,黄帝之师广成子曾在战神殿悟道成佛。

在此之前,他已将长生诀传授人间,流传至今。

魔门诸多武学也是由前人观摩战神图录所得。

只是因人见不同,智慧各异,形成了多种流派,发展为如今丰富的武学体系。

顾恒对战神图录早有所闻,心生向往。

“不知我能领悟些什么?”顾恒心中好奇,仅数息之间,窥天镜便锁定了战神殿,并将第一幅浮雕映入眼中。

他虽见过许多高深武学,也自创不少绝技,但此刻依然被深深震撼。

《战神图录》堪称一方世界的武道根本,直通天道。

顾恒初见之下,心中万千思绪涌起,无数武道理念如火花般在脑海中闪耀。

浮雕一幅接一幅浮现,直至第四十九幅时,《战神图录》终了。

“采集天地宇宙之力,比如日光、雷霆,此法构思巧妙。

若是在先天境前得此法,我会非常欣喜;如今已达先天境界,领域覆盖之处皆为能量之地,各种能量都能吸收,此法对我已无用处。”

“天地如一太极,人体亦如此。

换言之,人体是小天地,宇宙为大天地,武者可通过修炼自身的小天地,影响大宇宙,成就非凡境界。”

一边沉思,顾恒忽然灵光乍现:“仅凭这些方法只能作用于当前宇宙,对我并无实质性提升。

不过,或许可借助四十九幅《战神图录》,推演一门开辟内天地的功法。”

在《战神图录》中,“内天地”只是比喻,将修行者的修行比作内天地。

实际上,武者体内并无真正的天地,只是穴位映射星辰,经脉似河流,故古人用此比喻。

“《战神图录》或许还不够,还需结合洞天之法,才能在人身中开辟内在天地宇宙。”

在炼制大罗世界后,顾恒察觉到一个奇妙现象:洞天一旦达到小世界的规模,就能吸收外界能量以助自身成长。

而这股能量,顾恒推测为混沌能量。

这份认知源于世界树的体验,而非小说。

汲取世界树经验后,顾恒虽未悟得法则,但对于混沌已有一定了解。

“要将内天地推进至小世界太艰难了,要是能降低吸收混沌能量的要求就好了。”

想到此处,顾恒心中激动不已。

若设想实现,仙武之道便能初步突破原生宇宙的能量束缚。

即便缺乏日月星辰和雷霆之力这类修行所需能量,这片宇宙仍能通过开辟小天地,获得混沌能量的滋养。

此法虽未达顾恒理想中的能量永续状态,却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至少,武者不再只是天地的消耗品,而是成为推动宇宙演化的参与者。

若置于有天地功德的环境中,这一法门定能收获大量功德。

“飞升之门,以战神图录、洞天法及以往的武道修为为基础,推导出开辟内天地的方法,使武者能够利用混沌虚空的能量。

同时尽量简化吸收混沌能量的过程。”

思索良久,顾恒尝试自行推演,却发现自己的智慧似乎遇到了瓶颈,于是向飞升之门求助。

“看来先天境界的悟性与飞升之门的要求仍有差距。”顾恒心中感慨,静待结果。

直至天明,飞升之门才给出答复,并传递了一段信息。

内天地法

品阶:先天至高

描述:后天真气境界即可开辟内天地,以周身星窍化作星辰,布设大阵,炼化混沌能量,使武者初步脱离外界能量环境的束缚。

注意:对肉身要求极高,至少为常人的千倍强度。

(下品功体亦可修炼,因内力、真气可滋养肉身,突破功体极限,令肉身达到其原本千倍的能力。

看到这里,顾恒目光一凝:“果然成功了!妙极,有了此法,仙武之道的基础便稳固了。”

实际上,内天地法不仅解决了能量限制的问题,还化解了仙武体系在先天境界的一大难题——即先天之体的塑造。

顾恒塑造先天之体时,仅凭自身真气和外界星光、日月能量是不够的,还需借助飞升之门提供的先天灵气。

然而普通修炼者并无此等助力,若无内天地法,他们想要完成先天之体的构建,恐怕需要耗费漫长岁月。

\"世界衍变,开天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