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甘露浇灌报恩情,石上草得名石斛
龙王带着珠珠,在石缝边坐了下来。珠珠把自己如何迷路、如何淋雨、如何被“石上草”救了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王。龙王听着,既心疼女儿,又感激这株草,他摸着珠珠的头说:“以后不许再贪玩上岸了,要不是这株草,后果不堪设想。”
“父王,我们要好好谢谢它。”珠珠拉着龙王的袖子,指着石上草,“它长在石缝里,没有泥土,只有雨水,肯定很辛苦。”
龙王点点头,他抬起头,对着天空吹了口气。只见南方的天空突然飘来一朵小小的乌云,乌云里落下几滴晶莹的水珠,不是雨水,而是带着金光的液体,轻轻落在石上草的根须上、叶片上。
“这是龙宫的甘露,”龙王对珠珠说,“是用东海的珍珠粉、珊瑚露、千年海藻汁熬成的,能让草木长得更旺盛,还能增加灵性。”
甘露落在石上草上,奇迹发生了:原本只有半尺高的草,竟“噌”地长了一节;淡绿色的茎变成了翠绿色,上面的汁液更浓了,像裹了一层琥珀;叶片边缘冒出了小小的锯齿,更显精神;连根须都往外伸了伸,在石缝里扎得更牢了。
“哇!它长大了!”珠珠拍手笑起来,她看见草茎上开出了一朵小小的白花,花瓣像玉片,花蕊里还凝着一滴甘露,在阳光下闪着光。
老龟丞相凑近看了看,捋着胡须说:“陛下,这草附石而生,得‘石’之坚韧;又蒙您赐甘露,得‘水’之滋养,品性非凡。不如给它起个正式的名字吧?”
龙王望着石缝里的草,又看了看身边的珠珠,说:“它长在石头上,就取一个‘石’字;朕的龙宫有‘斛’(古代一种容器),专门盛放甘露,它得了龙宫甘露的滋养,就像盛在斛里的珍宝。就叫‘石斛’吧。”
“石斛……”珠珠念着这个名字,觉得比“石上草”好听多了,“以后我就叫你石斛啦。”
龙王又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小的玉瓶,倒出一些金色的粉末,撒在石缝里:“这是龙宫的‘养根土’,能让你的根长得更壮。记住,你救了龙女,以后就是‘龙宫仙草’,要好好生长,用你的甘润,多救些像珠珠一样遇到困难的人。”
说完,龙王抱起珠珠,对老龟说:“我们该回家了。”珠珠回头望着石缝里的石斛,它的白花在风中轻轻摇,像在跟她告别。她在父王怀里喊:“石斛,我会想你的!”
一阵风吹过,石斛的叶片沙沙作响,像是在回答:“我也会想你呀。”
第五回 渔翁采药遇仙缘,石斛美名初传开
三天后,一个叫阿福的老渔翁,上山采草药。他的孙子得了“消渴病”,总是口渴,喝多少水都没用,日渐消瘦。阿福听说深山里有种草能治“燥火病”,便背着药篓,沿着山路往里走。
走到那片青石旁,阿福累得坐在石头上喘气。忽然,他闻到一股清甘的香气,抬头一看,石缝里长着一株奇特的草:茎节分明,像玉竹;叶片翠绿,挂着露珠;最上面还开着一朵小白花,花瓣上竟有淡淡的金光。
“这是什么草?以前没见过啊。”阿福凑近了看,发现草茎上系着一根珍珠发绳,虽然沾了泥土,却依旧闪亮。他想起村里老人说的“仙草有灵,会有信物”,心里一动,小心地掐下一节草茎。
刚掐断,就有黏黏的汁液流出来,阿福放在嘴里一尝——甜的!带着草木的清香,还有一股润润的感觉。他想起孙子干渴的样子,赶紧用竹片小心地挖了几株,连土带根放进药篓,又把那根珍珠发绳解下来,揣进怀里,对着石缝拜了拜:“多谢仙草,救我孙儿。”
回到村里,阿福按照老法子,把石斛茎洗净,和麦冬一起煮水,给孙子喂下去。第一天,孙子说“嘴里不那么干了”;第二天,能吃下半碗粥了;第三天,竟能跑出门玩了。
“真的管用!这草是仙草啊!”阿福又惊又喜,把剩下的石斛小心地种在自家院子的石槽里,用山泉水浇灌。他把珍珠发绳拿给村里的老秀才看,老秀才见这珍珠圆润光亮,绝非凡间之物,说:“这草怕是跟神仙有关,你看它长在石上,就叫‘石斛’,我在古书上见过类似的记载。”
阿福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了村民:“那草在石缝里,有珍珠发绳系着,吃起来甜甜的,能治消渴病,肯定是神仙种下的。”村民们纷纷来看阿福种在石槽里的石斛,只见它长得翠绿挺拔,白花虽谢了,却抽出了新的茎节。
有户人家的孩子发烧,阿福掐了一节石斛,让他们煮水喝,果然退了烧。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传到了邻村。药贩们听说了,纷纷进山寻找,按照阿福说的“石缝里、有香气、茎节像玉竹”,果然找到了更多的石斛。
他们学着阿福的样子,用石斛治病,发现它不仅能治消渴,还能治咳嗽、润皮肤、补元气。有人说:“这草是龙女变的,专门来救苦人的。”有人说:“我看见它的根须上有金光,肯定是龙宫来的仙草。”
阿福把那根珍珠发绳,用红布包好,放在家里的神龛上,每天都拜拜:“多谢龙宫仙草,救了我孙子,也救了我们村里人。”他还在石槽边立了块小木牌,上面写着:“龙宫仙草——石斛在此,取之有度,知恩图报。”
从此,“龙宫仙草石斛”的名字,开始在南方的水乡传开。渔民们出远海时,会带上几片干石斛,泡水喝,说能“解海上燥气,保平安”;姑娘们会把石斛花插在头发上,说“能像龙女一样漂亮”;妈妈们则会用石斛煮水给孩子喝,盼着“健健康康,不生病”。
而那株被珠珠系上珍珠发绳的石斛,在龙宫甘露的滋养下,长得越来越旺盛,它的根须顺着石缝蔓延,长出了一片又一片新的石斛。每到花开时节,白色的小花缀满石崖,远远望去,像一群小小的龙女,在风中微笑。
(上卷终,下卷待续)
注:上卷通过龙女珠珠贪玩上岸、遇险被石斛所救、龙王感恩赐甘露与名号、渔翁阿福采药治病等情节,构建“龙宫仙草”石斛的起源传说。融入东海龙宫、南方水乡、民间疾苦等元素,突出石斛“附石而生”“汁液甘润”“能治燥火”的特性,以及“龙宫仙草”的神圣性。细节上强调珍珠发绳、龙宫甘露、养根土等“仙缘”信物,为下卷“石斛走进更多生活场景、成为文化符号”铺垫,体现“自然馈赠与神话想象”的融合,以及“感恩、守护、滋养”的核心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