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参入药部位的有效成分、含量及现代药理作用详解
一、入药部位与主要有效成分
主要入药部位:干燥根(传统以根入药,现代研究显示根中有效成分含量最高,茎、叶等部位成分相似但含量较低)。
1. 根的主要有效成分
(1)环烯醚萜类(Iridoids)——核心活性成分
- 代表成分:哈巴俄苷(harpagoside)、哈巴苷(harpagide)、玄参苷(Scrophularicoside)、桃叶珊瑚苷(Aucubin)等。
- 结构特点:具有环戊烷骈多氢吡喃结构,易水解生成苷元,显强极性。
(2)苯丙素类(phenylpropanoids)
- 代表成分:肉桂酸(cinnamic 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等。
(3)多糖类(polysaccharides)
- 代表成分:玄参多糖(Scrophularia polysaccharides,如SpS-1、SpS-2),由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组成。
(4)挥发油类
- 代表成分:主要为萜类化合物(如a-蒎烯、β-蒎烯)、脂肪族化合物(如正己醛)及芳香族化合物(如苯甲醛)。
(5)其他成分
- 生物碱(如玄参碱)、黄酮类(如芦丁)、微量元素(如锌、铁、硒)等。
2. 其他部位(茎、叶、花)的成分特点
- 茎、叶中亦含环烯醚萜类(如哈巴俄苷)和苯丙素类,但含量显着低于根(约为根的1\/5~1\/3)。
- 花中挥发油成分更为丰富,含较多芳香族化合物,但目前较少作为药用部位研究。
二、有效成分含量(根为例)
1. 《中国药典》标准
- 规定玄参药材中 哈巴俄苷(c??h??o??) 含量不得少于 0.050%。
2. 文献研究数据(参考范围)
- 环烯醚萜类总含量:根中约 1.0%~3.5%,其中哈巴俄苷占比约30%~50%,哈巴苷约10%~20%。
- 苯丙素类:肉桂酸含量约 0.02%~0.1%,阿魏酸约 0.01%~0.05%。
- 多糖:根中含量约 5%~10%,其中水溶性多糖占比约60%~80%。
三、现代药理作用及机制
1. 抗炎与解热作用
- 机制:
- 环烯醚萜类(哈巴俄苷、桃叶珊瑚苷)可抑制环氧酶-2(cox-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减少前列腺素E?(pGE?)、一氧化氮(No)等炎症因子释放。
- 苯丙素类(阿魏酸、迷迭香酸)通过抑制核因子kb(NF-kb)通路,降低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
- 实验支持:对酵母致热大鼠有显着解热作用,对角叉菜胶致炎小鼠足肿胀有抑制效果。
2. 抗氧化与清除自由基
- 机制:
- 环烯醚萜苷元及苯丙素类成分具有酚羟基结构,可直接清除超氧阴离子(o??)、羟基自由基(·oh)。
- 多糖类通过提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