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无间境(2 / 2)

维罗纳断崖 黄梵希 4420 字 2个月前

是的。一但你降下速度,外部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你的速度不会对外部时空产生影响,是你融入了外部时空之中。我再举一个例子。我们进了一家瑞士钟表店,每人选了自己喜欢的一块表并要求营业员把三块表的时间调成一致。随后,我们来到了一家游乐园,其中一个游乐项目是乘坐光速飞车,其实飞车的速度并没有达到光速。我站在起点A处,帮儿子把安全带系牢,儿子高兴地坐在A点的光速飞车里。我妻子站在终点b处,A与b之间的距离为L。车马上要出发了,我下意识地对了一下自己和儿子的表,时间一分一秒都不差。抬头再看终点处妻子的表,我发现妻子的表比我的表慢了一些。来不及多想车已经象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我突然发现儿子的表越走越慢,当然是相对我的表而言,最后到达终点时与我妻子的表一致了。看来瑞士表的质量也不怎么样,我打算玩完回去后把表给退了。在回来的路上我看了一眼妻子和儿子的表,奇怪!怎么我们的表显示的时间分秒不差,我明明看见他们俩的表比我的慢了呀!我把我的发现告诉了我的妻子,她说她也觉得挺奇怪的,但是与我所说的现象稍有些不同。儿子在起点时,她发现我和儿子的手表都比她的表慢了,但当儿子乘坐飞车向她驶来时,儿子的表却变得越来越快,最后到达终点时竟与她的表一致了。这时候儿子也加入了我们的谈话,他告诉了我他的发现,他是这样描述的,在起点处他发现爸爸的表跟他的表时间是一致的,妈妈的表走得比他的慢,当车运动起来后,爸爸的表变慢了而妈妈的表比原来快了,最后当他到达终点时妈妈的表与他的表又一致了。

既然光速飞行的人也会看到同样的效应,地火参考系上的时间也会相对于自己变慢,因为相对论说了,这是相对于外部观察者的效应,那么既然对方都看到对方的时间变慢了,而对方又感觉自己跟往常一样,那么相对论的时间膨胀效应有何意义?对任何一方都没有影响,仅仅只是表象变化?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确实如此,但不可忽略的是,光速对人的影响还表现在另一方面,这导致了光速运动可能会对人产生某种时间影响,这又便超出了上述的范围。

什么影响?

相对论讨论问题之前要先指定参考系,如果一直保持匀速,那么在地火系看近光速的人更年轻,如果在近光速的人参考系看,则地火参考系的人更年轻,而如果接近光速的人最后返回地火参考系,则确实更年轻,无论哪个系看都是如此。这方面的影响你们地球人曾举出一个双生子佯戮的例子来质疑光速对人的影响,但那是对光速下时间变化认知不够导致的。

双生子佯戮,这个我倒是听说过。

简单点说,就是卡时间,光速不一定能够让我们变得更加的年轻,如果成功卡住时间,那么就会产生双生子中光速飞行的哥哥见到弟弟时,会比弟弟年轻。

怎么个卡时间?

因为,当你以光速飞行时,个体本身就在不断向外以光速发送事件球,事件球以三维辐射的形式一个接着一个层层嵌套射向宇宙,事件球就是一层几乎没有厚度的球壳而已,我们只能描述他们是连续的,随着距离的增加,光速的限制,接收事件球会产生时间差,当你以近乎光速运动时,你与事件球就这么一前一后非常靠近的向远处飞去,当你在例如1光年之外的弟弟接触到你刚起飞的事件球,以为你1年以后抵达时,毕竟光速跨过一光年也需要一年的时间,没想到你不出几秒,便已经出现在他附近。因为你起飞后不出几秒就已经达到了光速,几乎是紧贴着起飞的事件球飞过来的,所以弟弟就会看到1光年之外的哥哥刚起飞就到达了自己身边。这里还涉及到一个最小时间与空间的问题,最小的距离是普朗克长度,约为1.6乘以(10的35次方分之一)米,最小的时间尺度是普朗克时间,约为10的43次方分之一秒,时间与空间不是无限可分的,存在时间与空间的最小单位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事件球不能无限发射,对于光速飞行的哥哥事件球和光速起飞瞬间的事件球,这两个事件球之间能容纳的事件球数量是有限的,在哥哥飞行的过程中,哥哥也在向外发送着事件球,在1秒的光线路程下,最多能容纳10的43次方个事件球,即1秒光线所能包含的信息事件球便是10的43次方个,而这10的43次方个事件球充斥在1秒光线走过的空间内,并导致光频增加即所谓的蓝移。但因为光速不可超越,因果不可倒置,这些事件球只能夹在起飞事件球和飞行的哥哥事件球之间,假如近光速飞行的哥哥事件球和起飞事件球相差2秒,则飞行的哥哥最多只能发出2*10的43次方个事件球。而近光速飞行增加的距离无法像静止时一样容纳全部事件球,假设1秒光走过的距离取近似30万公里,即1秒光向外扩张30万公里以容纳10的43次方个事件球,而现如今近光速飞行,原本相差1秒的事件球间距应为30万公里,如今可能仅仅只相差3公里,中间10的43次方个事件球如何能充斥其间?这倒不是光速变慢了,而是1秒事件球之间的间距被挤压变短了,根据光速不变原理,飞行的哥哥所发出的光线仍是光速传播,同时所得时间又不能小于普朗克时间,即不能用3公里除以10的43次方推出更小的时间单位。是故这1秒间距除以光速,原本1秒事件球间距为30万公里除以光速感知到即为1秒,现如今1秒事件球间距为3公里除以光速感知到的时间只有0.0000……几秒,没有事件球的变化就无法感知时间,时间感大为不同,而时间再除以普朗克时间即为事件球数量(普朗克时间数量),飞行的哥哥向外传播事件球的数量势必减少,要完成正常的传递10的43次方个事件球的1秒感知,则飞行的哥哥需要飞行更长的距离,达到10的43次方个事件球,才能感知1秒,而达到这么多事件球,对于飞行的哥哥来说,便要飞出成百上千亿公里的距离,这便产生了飞行的哥哥感觉只过了1秒,外面的人却按照30万公里的光速,觉得飞行的哥哥飞了好几个月,正常持续不断的事件球即为时间流动,有时间流动即为有事件球扩散,有事件球同样可以反推时间在流动,受制于最小普朗克时间,飞行的哥哥向外无法发出更多的事件球,高速运动物体的时间就是这样变慢的。不过,对光速飞行的哥哥而言,这种慢动作仍是以10的43次方个事件球每秒进行感知,因为时间单位数量之间的连续性,所以并不会出现慢动作这样的场面,还是在正常的感应下,飞行的哥哥举手投足间,外面也就正常过了很长的时间。只是相对外面的人看哥哥,会发现其如同慢动作一般。如果速度足够接近光速,大体上就是举个手,便飞了差不多一光年的距离,如果飞行的哥哥光速仅为0.9倍光速,那么能容纳的事件球就会增多,时间流动就不仅仅约2秒,如果0.8倍光速,则能容纳的事件球就会更多,相对地时间流逝也会增加。最临近事件球要拉出一个普朗克长度,才能容纳下一个事件球的出现,也才能允许一个普朗克时间单位的出现,越接近光速,飞行的哥哥扩散出光经过的普朗克长度数量也就越少,基于光速不变,允许出现的普朗克时间单位数量也就越少,只有这最小时间出现才允许感知的出现,而这层不可逾越的光的事件球最小长度间隔或者说时间间隔便称为光障,光障阻挡了事件球超光速传递,阻挡了四维时空下违背因果的发生。

从这你也可以看出你所要面对的世界和如今的世界时间观将大为不同。灵体的神魔道法修炼可以使灵体在原地将身体空间内事件球锁住,成功的高阶修习者甚至可以达到时间静止般的永生。哼哼,当然这些是后话了。修罗绫故作玄虚道。

而无间境,让我们从天卫五到达不再是对应16.3万年以前的富氢沃尔夫-拉叶星,编号Rmc 136a1,也不是16.3万年以后的富氢沃尔夫-拉叶星,编号Rmc 136a1,而是静止时空切片下的富氢沃尔夫-拉叶星,编号Rmc 136a1的现在,或者说对应于现在的非静止时空下的天卫五16.3万年以后的富氢沃尔夫-拉叶星,编号Rmc 136a1。

当然,如果单单从时空的角度来考虑,似乎冥界与现世处于同一维度,只是空间不同,那就大错特错了。修罗绫继续道,无间境所跨越的并不仅是同一维度下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还是跨次元的平行宇宙之间的跨越。此时的你,虽然即将到达富氢沃尔夫-拉叶星,编号Rmc 136a1附近的冥界,那里是有着五维的时空,此富氢沃尔夫-拉叶星,编号Rmc 136a1,非彼富氢沃尔夫-拉叶星,编号Rmc 136a1,而是五维时空下,平行宇宙中的富氢沃尔夫-拉叶星,编号Rmc 136a1。你可以这样理解,灵界和现世是重合的,现世是灵界的一个剪影,不同的次元空间各自属于不同而又相似的平行宇宙之中,虽然空间近似,但是互不相认罢了。正如我们刚才在天卫五上,而高次元同样存在着天卫五,如同模子一般,人死之后所处的世界,便是高次元的有别于现世次元的另一个次元的世界,但高次元可见低次元,低次元不可见高次元,高次元通过重合空间操纵低次元空间中的东西极其困难,而且会消耗大量灵力,也会惊扰到对方。

所以,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不同的次元空间是极其相近的,空间本身便是多重次元的集结体,空间本身不单有同一维度不同次元空间的聚合,还有跨维度的不同次元空间的重合?穆宏博似懂非懂的问道。

bINGGo,答对了。正是这样。修罗绫道,所谓的平行宇宙,是极其复杂的概念,可以说是各向异性的无限平行空间的集结存在。

你以这一维度过去光年,你还是在这一维度的次元空间,你以生死门跨维度过去后到达不同的次元空间,抵达时便是冥界所在第五维时空的天卫五十六万三千光年之后富氢沃尔夫-拉叶星,编号Rmc 136a1的附近了。

穆宏博听罢,陷入了深思,尽管有些难以理解个中奥妙,但是他知道,他所前往的地方必定和生前所在的世界大为不同。

那么,这虚空间中所谓的时损,指的又是什么呢?穆宏博急于想了解关于目前所在空间的信息,看到修罗绫一路紧张赶路的神情,他知道,自己所在的这一虚空间中的无间境,绝非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