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霁月的手指没有停过。
作为沈暨星的首席站姐,“极星入昼”这个Id在粉圈早已是传奇般的存在。她的出图速度和质量无人能及,每次都能把沈暨星最完美的一面呈现给大众。
火炬传递结束后三分钟,沈霁月的第一组照片已经在微博发布。
@极星入昼·沈暨星:
“耀眼与炽热。”
「图片」*9
九宫格中间是沈暨星高举火炬的侧脸特写,火光映照着他深邃的眼眸,仿佛有星辰大海。
沈霁月在选择构图的时候没有特意避讳身后的背景,背景是一片汹涌的人海。
攒动的人头,挥舞的手臂,无数张模糊的面孔在焦外晕染成色块。
这本该是摄影的大忌,是构图的灾难,可偏偏在这混沌之中,沈暨星的身影破开浊浪,如利剑出鞘般劈开所有视觉干扰。
反而形成了独特的美感。
你以为是巧合?其实是沈霁月的特意为之,她没有使用浅景深来虚化背景,反而刻意收窄光圈,让每一个路人的表情都清晰可辨。
拼命呐喊的粉丝,端着相机认真找角度的记者,咬着牙拦着游客的安保——这些鲜活的生命不是陪衬,而是最独特的画面构成元素。
正是在这样真实的喧嚣里,那个挺拔如松的身影才愈发显出惊心动魄的存在感。
无数的干扰元素,你依旧能一眼捕捉。有一种“人海茫茫,眼里唯能看见他”的宿命感。
见过这张照片的粉丝,不不由感叹。沈霁月的摄影技术随着场景与节点瞬息万变,每一次都能发掘美的新视角。
极星入昼出图,不受限于时间地点意外。完全没有未知领域,全是绝对控制。
拍摄舞台时,她能将聚光灯下 沈暨星的肆意挥洒展现的淋漓尽致。记录红毯时,她擅长用金属光泽的冷调衬托沈暨星的锋芒毕露。
但此刻,在这市井气息扑面而来的街头,她选择让摄影回归最原始的魅力。
不是创造美,不需要特意凹角度。
而是定格早已存在的美。
沈霁月看着发出去的图片,不禁有些震惊,这居然是自己的拍摄的照片?
系统没告诉的沈霁月的是,sss+拍摄技巧的能力是当世拍摄技术的巅峰,但不是沈霁月的巅峰。
在她无数次利用自己脑子思索,没有一味依赖于拍摄技巧的时候。沈霁月不知不觉在不断进步。
并不是说掌握了一项顶尖的技能,就完全依赖于技能本来的所有技巧,沈霁月在原有的高度新拓展出来新层次。
她在其中探究出了属于自己的东西。
当别人还在纠结于光圈快门时,她已参透了更深层的奥秘:真正的视觉冲击力不在于剥离杂质,而在于让杂质也成为叙事的一部分。
那些晃动的虚影、倾斜的构图、不合时宜闯入镜头的路人甲,经过她的调度,都成了烘托主角的最佳布景。
于是,这组照片有了呼吸。
你能听见人群的欢呼在画幅外震荡,能感受到热浪裹挟着香水与汗水的气息扑面而来。
而这一切人间烟火的中央,站着那个让万象失色的身影——不是神只降临尘世,而是凡人淬炼成光的奇迹。
努力成就天才,彼此努力成就努力。
若是说沈暨星正在经受天劫即将飞升上神,那么沈霁月就是掌管飞升事务的天道,镜头就是她的宝物。
她的镜头,让一切变得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