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开学前,付颖听到付妈和付玉讨论要不要自己修房子,付妈支持付玉自己修。
王昌杰家现在的房子是他爸妈攒钱修的,默认留给老大,王昌杰就想自己修个房子。
付颖是想劝付玉在古芒修的,有古芒中学在,古芒的发展一直比王昌杰家好,古芒的房子也会更值钱,加上付玉在古芒开店,在这边也方便。
可是付颖想到,付玉夫妻俩在古芒没有地基。
在王昌杰家只需要攒钱建房子就行,在古芒可还得买个地基。
古芒的地基默认只分儿子的,最多补贴女儿一点,付玉也不会争这个。
所以还是得买。
就算偏一点的地基,要住下一家五口,也得十来万了,更别说建房还得再花个十几万。
付颖做不到嘴一张就喊付玉在古芒自建房,加上王昌杰家父母那边古板得不行,肯定不同意的。
所以还是得他们夫妻俩自己商量好了再说。
付颖也问了下付玉的意思,付玉说等再攒一年钱再说,这个事就没再提。
这次付颖没再和付家人一起,她先出发的,直接回了羊城。
学姐在用金钱的力量号召她。
因为开学前付颖都在那边兼职,付颖临时救场录音频的次数也多了很多。
付颖都明显感觉到录音室做大了一点,连在平台直播都有。
付颖也直播了一次,还是救场。
和学姐搭配的,就像是《亲爱的朋友》那样,有读信环节,也有粉丝连线,那次连线的是个处于爱情和事业徘徊的小姐姐,她表示想听付颖的建议。
付颖没拒绝,耐心听她讲完她的故事,通过提问她一些细节的方式引导她确定自己想要的答案。
付颖从她言语中的矛盾点慢慢引导她说出内心的想法。
果然,小姐姐喜欢她办公室的神仙同事和轻松的工作环境,讲着讲着,自己也坚定起来。
付颖懂她这种心理,其实她本人有倾向性选择的,但是没下定决心,害怕选择的结局不好,付颖没有直接劝她应该怎么做,最好怎么做。
付颖听她讲完,最后引用了一段鸡汤鼓励她:
【人生那么复杂,哪有绝对的正确,无非就是去取舍,选择永远是有得必有失的。
不要美化没走过路的路,走的每一步都是当下最适合你的,请相信你自己,无需回头。】
小姐姐谢过付颖,断了连线。
付颖和学姐配合得挺好,学姐说反响挺好,再让付颖多参加直播,付颖不出意外的拒绝了。
她无心于此,她对自己要求就是做一行做好一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她的主业必须还是学习。
再来她只是一个兼职,做的工作快赶得上全职了,还是不抢别人的活了。
开学后她就减少了录音频率,也没有露过脸,走在路上就不怕,没有人会关心她是不是某主播。
周末在游乐场兼职的时候她有时候负责广播,但也听到过有人问她声音怎么那么熟,很像某主播的话,付颖就直接说可能她的声音太大众化了,居然会像一个主播。
她坦坦荡荡,别人反倒觉得是认错了,说着不好意思走开了。
付颖都怕她继续追问几句就认出来了。
为什么付颖担心,因为除去每个人的嗓音可能不同,一些字词的发音很能代表一个人的。
付颖说的普通话标准,可是有些字词受习惯等影响,她说出来并不是按照特别标准的北方普通来。
比如说儿化音她就不太发得出来,一听就知道是南方人。
付颖也看到过一些评论,好奇她是哪里人,除了猜得出她是南方的,别的基本猜不准。
没办法,她的口音就是受大融合影响的。
她从小说滇话,长年受普通话和粤语的熏陶已经没有了家乡口音,但又不是广普,后来学了英语、日语,每种语言发音不同,她的普通话就更不同了。
一句话就是,说她哪个地方的人都不对,因为都不像。
不过除了广播,其他时候都不怕。
广播的时候习惯面带微笑,嗓音温柔,就容易被人听出来。
在门口检票和说话就不怕,因为这时候她都是戴口罩,隔着口罩声音会有点不同,检票的岗位又要大声的跟人家沟通,倒没有人没怀疑过。
学校里就更不怕,她话少,还稳重,跟播音的声音差很大的。